Goodbye Youth


汪峰(1971年6月29日-),籍貫江蘇,出生於北京,中國大陸搖滾樂手,鮑家街43號樂隊發起人。

汪峰自幼在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附中學習小提琴,大學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中提琴專業,大學期間在專業音樂學習和訓練之餘就開始進行搖滾樂創作並組建樂隊。完成本科學業後,進入中央芭蕾舞團任副首席小提琴師,後來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職業和生活,辭職後轉型為職業的搖滾樂手。其創作的多首作品以真誠的情感見長。現簽約暴風雨傳媒集團。

汪峰本人具有較強的歌曲創造能力,被稱為“音樂才子”。曾多次榮獲國內各大音樂頒獎典禮的最佳男歌手、最佳製作人大獎。其音樂風格獨特,歌曲較為關注人的理想與現實世界的困惑。《飛得更高》《怒放的生命》《春天裏》《再見青春》等作品廣為傳唱。火爆2012夏天的《中國好聲音》選秀節目,汪峰不但助陣那英的小二班比賽,其多首歌曲如《北京北京》由好聲音年度總冠軍梁博在巔峰時刻演唱,再次將汪峰及其作品推向新的高度。

       汪峰,今年你已經38歲了……然後不久,

       我迎來了你的這張《信仰在空中飄揚》,英文翻譯作《Belief flies in the wind》,於是我不由自主地認為這是你向Bob Dylan的致敬之作。專輯文案裏講,“在本張專輯中,汪峰依然不改搖滾本色以及濃情的人文關懷。整張專輯從作詞作曲到後期編排縮混,都保持著較高的製作水準,非常值得聆聽和收藏。”我笑了,搖滾本色,然而你何必又用“依然不改”這個詞語去修飾。1997年的鮑家街43號同名作,你可曾記得,宣傳裏簡潔地似乎只有——“入夜之後的鮑家街43號,有如觸覺敏銳的精靈,在幽藍空曠的城市大街上遊蕩,吟唱出精彩醉人的歌謠”。
  
  封面中的你,黑髮風散,緊身皮夾,戴著墨鏡低頭不語,身後及遠方,是荒茂的蕪地。稀白的標題陳列,你的名姓隱在旁邊的紅色襯托間。是的,比起多少年前出道的你,你的頭髮剪短很多。然後我就會想到02年的許巍,那張《時光漫步》裏,許巍亦是留著齊肩的長髮,頹廢卻眼神堅定,拿著望遠鏡在街頭自顧自地拍著《完美生活》的陳舊畫面。鄭鈞也曾講,剛到北京的時候,沒有房子也沒有車,晚上就睡在公園連椅上,頭髮很長,卻從不去剪掉……
  
  第一首《名利場》響起的時候,我知道你是真的回來了。節奏鮮明的鼓點,腥辣的貝斯與吉他配合,轟鳴而來的是巨大的氣氛共鳴。那刹瞬間,我為看到真實的汪峰而沸騰。當一個人不再憤怒,這人除卻參透塵世,便是已被瑣碎的生活磨掉鋒利銳角。曾經在電視節目裏看到你原地踏步的模樣,用自身無比優勢的嗓音對著萬千群眾嘶吼“飛的更高”時,我只見你輾轉徘徊的自我滿足,年少時的憤怒與熱血,那些打抱不平的心境,我以為早是九霄雲外的萬劫不復。《有意思嗎》播放,我終究看到你年近不惑的青春輪回,你的憤怒愈加淩厲與敏銳,歌聲愈加真實可近,而你,原來從未放棄過在平凡生活中找尋寧靜的真諦。
  
  你在青春即逝的季節,命懸一線般抓住了叫作“搖滾”的物件,那個曾讓你年少堅強,亦讓你中年迷茫的命之貴重。也許你曾想過將它放棄,赤裸裸地沉浸在巨大的利潤與參差且刺耳的聽眾喊叫中,而最後讓你找回最初真實的,卻還是這個帶著無比憂傷與無限熱血的字眼。痛仰的《生命中最美的一天》,我不知你是否能夠感受到個中最深切的諦意。今夜,也許只有這首歌適合滿面風霜的你。
  
  《信仰在空中飄揚》,這是你的第二撥主打,也是專輯的同名曲。這首長達7分19秒音樂,我知道在編曲上花費掉你太多心思。同樣,假若你不願證明你從未被社會浪潮同化,你也不可能用結尾近一分鐘的純聲solo去發洩這些年戴在你頭上的懷疑與擔憂。信仰在空中飄揚,為所有的罪過而祈禱,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光明,我們的信仰在空中飄揚,我們的信仰在空中飄揚。
  
  《你是我心愛的姑娘》,相比較其他曲目,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但是希望你明白,我就在你身旁,不論你在多遠的地方,即使你變了模樣,即使你把我遺忘,你永遠都是我心愛的姑娘。”上口的旋律,以及簡單的歌詞,比起酒吧現場的胖叔嘶吼與粉妞搖擺,我還是為這樣不可多得的曲目而為你自豪。我知道,你的任何一首抒情,都比其他人來的更具感染力。同樣,你的《光明》、《如果風不再吹》與《當我想你的時候》,也會為你這次萬人矚目的回歸——歌唱出濃墨重彩的勁道筆順。
  
  也許是虧欠的太多,平日只知在校學習,週末也只是躲在房間聽歌觀影,對於母親的悉心關照與容顏憔悴,心底有著深深切切的羞愧。彼此對話最多出現的字眼,似乎也只有“知道了”,“不用管了”此之種種……專輯裏的《母親》,在你柔聲婉轉唱出“每當我在路上停下腳步,望著天空我都會看到你”時……這句簡單的歌詞音律,還是將我這年十八歲的珍奢淚水,如此輕易地捕獲到……
  
  最後的《再見青春》,近7分10秒的音長,我聽了很多遍。換句話說,這是專輯裏我最愛的一首。認真辨析你的聲音,希冀在你緩啟緩合的嘴唇裏找尋懷戀青春的詩歌。每一次告別,其實亦是一次深沉的自省。是誰說,一泡尿功夫,青春已是作古。我知道,現實比夢境更為真實,青春的珍奢,便在於它只出現這樣短暫的一瞬,幾年,幾個月,卻已是人老珠黃。隨後的征程,無盡的是風塵,無限的是腳步,而我們不能如戀家般頻頻回首。
  
  再見,青春,再見美麗的疼痛,
  再見,青春,永恆的迷茫。
  再見,青春,再見美麗的疼痛,
  再見,青春,永遠的故鄉。
  再見,青春,再見燦爛的憂傷,
  再見,青春,永恆的迷茫。
  
  今年報志願的時候,家人在飯桌上講,以後就要你一個人出去闖了,家裏不會養你一輩子,況且,以後你自己還要學會孝順養老。然後我點點頭,心底對於這樣過於疾速的成長,卻有著陣陣莫名的滋味。十八歲,已是意味著沉痛的擔當。朋友在幾天的苦心研究之後,也發短信來說,我選好學校了,我是沖著那個學校去的,因為只有那裏的學習氛圍濃厚,但我不喜歡那個專業,真的,我不喜歡。就像歌裏唱著,到不了的,都叫作遠方,都叫作遠方。短暫沉默後,我那時竟凝噎。
  
  不知道多少次我從遙遠春天的夢中醒來,淚流滿面。我知道再也回不去了,我只能羞愧地,卑微地走下去,滿含著留追悔。當許多目光羡慕地望著我的時候,我知道其實我正變得渺小。當我屹立在舞臺上,那些歡呼聲卻讓我碎裂,我知道最動人的歌聲是那望著窗外生澀帶血的呢喃和呼喊……
  
  汪峰,你已年近不惑,而信仰依舊于空中飄揚。你用自身肉嗓完成了對搖滾的詮釋,這些年來的起伏跌宕,如此也終究在我心底化成作榜樣與燈塔式的人物。既然你仍在呐喊中默默堅持,我想我亦將刻苦前進。寶貝,看看遠處,月亮從曠野上升起,我們永遠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0 Comentarios